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、家庭经济越来越宽裕!孩子再也不要像我们小时候一样,既要承担学习责任,还要承担家务!关于这个问题,不同人的有不同的看法:有家长说,不做家务,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,这是好事;而有的家长则认为,现在的孩子本来就锻炼少,不做家务,相当于又一次剥夺了孩子的锻炼的机会,这未必是一件好事!您觉得呢?
A:贝贝妈:道理我都懂,但实行不了!
其实,我也知道,适当的让孩子做家务,一方面能给提供锻炼的机会,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!但是每次我一喊孩子做点什么事情,家里爷爷奶奶就不乐意了,爸爸也是,不仅不乐意,有时候还“批评”我,无奈,我只能放弃!
B:彤彤妈:关于做家务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!
我们家小屁孩特别喜欢洗碗,有一次,在她的主动申请下我默许了。由于当时手头有事,就没在一旁一直盯着!等我做完事情回头一看,这小姑娘把我新买的洗碗精用完了,然后一手拿着洗碗精瓶子一边高兴的跟我说:“妈妈,你看,好多泡泡…”尽管当时快要气炸了,但为了不打击她的信心,我不但没有发脾气,还笑着说:“嗯,你洗得真干净!”说完我继续做我的事情,她继续在厨房洗碗,本以为只是浪费一点洗碗精的小事,结果严重得多!手被摔破的碗划破了!看着眼前这只血淋淋的手,我心疼不已,当场便发誓,以后再也不让她做家务了!
C:明明妈:孩子愿意承担家务,但每次都要收“小费”
家里孩子天生不爱家务,为了鼓励他,就想了个办法——只要做家务,就给钱去买喜欢的玩具,这一招一使,就停不下来。只要我让他做一点点事,哪怕只是拿个拖鞋,他都找我要“小费”。孩子原始的那种爱心哪去了?我该不该继续让他做家务?我表示很苦恼!
D:童童妈:懒有懒福,尤其女孩子,还是不要学会的好!
我打小就被妈妈灌输一种思想:会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,所以我傻乎乎的爱上了家务!走入婚姻,尽管,家里婆婆每天都收拾,但我还总是不放心,每次下班回来,都要再“补充补充”,看似是我一个人的习惯,反而有时候让婆婆不满。用朋友的话说:“费力不讨好”!因此,我是不会让我女儿学做家务的!
关于要不要教孩子学做家务,刚开始奶粉君与娃儿爸也出现分歧,比如娃儿爸觉得孩子大了,自然会分担家务,不用刻意安排,而奶粉君觉得凡事应该从小培养;娃儿爸觉得给孩子安排家务要投其所好,奶粉君则认为安排家务也要有意义、目标…在表示郁闷的同时,奶粉君也深刻的反思了自己,最后得出如下结论:一、在准备给孩子安排家务前,应该与家人一起商量并取得一致意见,方便后面执行;二、要根据孩子的喜好,合理安排;三、适时鼓励,但不能金钱奖励;四、根据孩子的年龄,分配不同的家务内容(具体见《孩子学做家务年龄表》)。
那到底有没有必要给孩子安排家务呢?答案是肯定的!
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,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,就业率为15:1,收入比后者高20%,而且婚姻更幸福;中国教育研究院有相关调查表明,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出15倍。
关于不同年龄孩子学做家务对照表,网上很多个版本,奶粉君经过筛选,最后选取人民日报版——《孩子学做家务年龄表》,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!
(1)9个月-3岁:做家务是最好的游戏
2岁之前:给予一些简单指示,让孩子自己拿汤匙吃饭。
2-3岁
在家长的指导下,把垃圾扔进垃圾桶
当家长请求帮助时,拿取东西
帮忙把衣服挂上衣架
浇花(家长给适量的水)
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玩具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非常喜欢模仿,对大人的各种行为都可能跃跃欲试。
这是他们探索欲的体现,我们可以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。
(2)3-6岁:在家务中发展想象力和自信
3-4岁
摆放碗筷和椅子
喂宠物
睡前帮忙铺床,比如拿枕头、被子等
饭后自己把餐具放进厨房水槽里
帮忙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
4-5岁
自己铺床
饭前准备餐桌(从帮家长拿餐具开始,慢慢参与摆盘)
饭后收拾餐桌,用抹布清理
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,家长要提前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
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
5-6岁
帮忙换床单,从帮忙把用过的床单拿走,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
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鞋
收拾房间,养成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的习惯
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,热衷于各种「过家家」游戏。相比玩具,孩子们可能对真实的生活用品更感兴趣,那么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尝试吧!
(3)7-9岁:在家务中掌握独立自主的能力
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
尝试学习烹饪,做简单的早餐或煮面条等
学习使用洗衣机、吸尘器、电饭煲等家用电器
保持卧室整洁,定期打扫
旧物改造,进行手工创作
孩子天生具有独立的愿望,当他们能够掌控的事情越多,则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驱动力越强。孩子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探索和实践中去。
(4)9-12岁:在家务中掌握社会能力
参与安排家庭聚会,写邀请卡,为宾客准备礼物
参与组织家庭节日活动,购买节日用品
参与拟定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
定期组织家庭会议等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需要被赋予更多的平等权利,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家庭决策的层面中来。
当孩子感受到尊重,并且能够为家庭服务,这种付出会成为亲子之间关系的润滑剂,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。
所以,多给孩子一点空间、时间、耐心、信任吧,相信孩子、鼓励孩子,总有一天,他会把家务做好,也相信他会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益良多。
高躰儿童成长奶粉,好身高好体质!